旗下除了核心银行、核心企业,还会有很多供应链配套的企业、外围企业。
总而言之,战后的日本财团,顶级的有六家,其他的还有一些,比如本书中杜撰的友和。财团表面只是以核心银行为纽带、以社长会为平台的“联盟组织”,但暗地里,还是深受旧财阀家族、旧贵族、新政治家族影响的紧密组织。他们实现稳定控制、协调的手段,往往离不开利益、联姻和把柄。
二、国铁改革
上世纪八十年代,全世界吹得最盛的经济风,叫做“新自由主义经济”。在“新自由主义经济”的旗帜号召下,英国撒切尔进行了国企改革,日本也受到影响,势要将肥大臃肿的国企从政府资产中剥离出去,以此来为政府“减负”。
当时的日本首相,也是我们整个系列里经常提到的中曾根康弘,提出了伟大的“民营化大改革”,将枪头直指日本三大国有企业:ntt日本电信通话会社,jr日本国有铁道会社,jt日本专卖会社。
这三大国企中,ntt是最好捏的软柿子,85年开始启动改革方案商议,86年公布方案准备上市。
第二个就是国铁。
日本铁路在战后至80年代,一直是国营的。由于来自高速公路和航空业的竞争,自1964年以后,日本国铁的盈利逐年下跌。到1983年,铁路旅客运输占各种运输业的分额下降到23%。次年,货运分额下降到仅占6%,运营亏损达数千亿日元。总债务1986年超过了20万亿円,到1987年亏损连同债务共达37.5万亿円。
国铁改革,当时政府的主要目标是还债。然而数以万亿円计的债务,却不是想要参与国铁改革的民营财团势力所背负的。因此,主要就是怎么争夺优势资产、怎么甩掉高债务资产、怎么拿到好资产之后还能在国铁民营改革分割后的企业中占据主导权。
在本书中,武田制造的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