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硕果仅存一家,作为李氏家主,这一直是李仲文最大心病。
不过李渊是李唐王朝的皇帝,他心中再不满也不敢有丝毫异动,只能老老实实的当着他的巴西郡太守,因为李渊虽然任命他为骠骑大将军,但同时也把他最后的军权收回,从而使他这个骠骑大将军没有丝毫权力。所以当窦轨派人与他联络,说是要支持李世民发动宫廷政变时,李仲文毫不犹豫的投降了李世民,将忠于李渊的郡丞许洛仁给宰了,之后获得了赵国公的爵位。
这次,李仲文得窦轨引荐,成了六万大军的主帅,也算是圆了他的统帅之梦,而段元哲也确确实实是他麾下大将,不过此人依仗自己是李世民嫡系将领,十分不服李仲文这位主帅,平时更是阳奉阴违,当李世民让他们主动进攻隋朝的命令抵达巴西郡,李仲文和段元哲在进军方向上出现了矛盾。
李仲文认为汉川郡是隋朝占领了多年的疆域,即便他们偷袭成功也是后续乏力,一旦尉迟恭从顺政郡回师,得不到汉川军民支持的唐军最后也只能带着遗憾退回,与其牺牲无数将士做此无用功,倒不如进攻通川郡,毕竟唐朝在这里的民众基础比较好,而隋军刚刚攻占不久,正处于比较混乱的权力交替过度期,若是唐军在此打开局面,那么则能把隋军抵回西城郡,并且还能和张士贵、侯君集连成一片,而汉川方向,只需让小股军队驻守三大险关便可将隋军御于国门之外,然而,因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段元哲打仗是把好手,但在战略战术方面却半点不通,他与李仲文执了相反的意见。
李仲文这个新任统帅根本压制不了段元哲,而军中许多将领也图北击汉川便捷,无奈之下,李仲文只好顺着众人心意,对段元哲进行妥协,让他带领一万士兵北击汉川郡,至于自己,则是打算通过清化郡进军通川郡,结果他这边才到仪陇县,就收到了三关失守、段元哲全军覆没的消息,于是迅速退兵,企图夺回三关所在的普安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