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在巴郡巴县与隋军对峙,给李世民募集军队的时间,然而就在他退到巴郡的时候,又有消息传来,却是僚人大举下山,占领了泸川郡多个县,侯君集受命退守资阳郡,以作成都平原锁钥。
三天后,李靖率领第十军将士与沈光、苏定方等军会师,三军随即合兵一处,接受李靖统一管辖,之前分兵收复各郡县。
大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巴郡、涪陵郡、宕渠郡、黔安郡、明阳郡、牂柯郡、越巂郡、泸川郡、犍为郡等郡县纷纷望风而降。
尽管各郡都有千多名郡兵,也设立了冲折府,但在大隋王朝大军的强势压制下,这些郡县都没有多少抵抗意志,纷纷献城投降,改旗易帜,向大隋帝国表示效忠。
隋朝水军船队在进入犍为郡后,随即转道北上,沿着岷江向北方杀去,而另一路隋军也在沈光率领下杀进了眉山郡,他有杨义臣为首的太和军为内应,也是轻取全郡。
失去了侯君集为南部屏障的张士贵,接到了李世民紧急的撤军命令,退回遂宁郡,以为侯君集东部犄角,薛万均收复通川郡之后,兵锋直逼遂宁郡青石县。
战事自此,益州南部皆为大隋所有,隋唐两军对峙于涪水边的遂宁青石、资阳郡绵水旁的和义县、岷江畔的眉山郡通义县,三路大军威逼成都城所在的蜀郡。
。。。。。。。。
就在益南隋军,分兵占领南部郡县和巩固战果之时,大隋王朝部署在北部的大军也开始发动猛烈的攻势,裴行俨率领第一军的六万大军从江源郡永治县沿着甘松山东进,直扑李唐中部的汶山郡;王伏宝和薛万彻率领第九军从临洮郡沿着羌水进击宕昌郡和戎县,尧君素则从汉阳进击河池郡;尉迟恭则从汉川侧翼进顺政郡,分担尧君素方向的压力。
来势之猛烈和迅捷,令李唐朝野上下为之动荡。
李世民修建的烽燧纷纷燃起了烽火,向南方数百里外的镇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