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隋第三世 > 第907章:小节有亏,大节无损

第907章:小节有亏,大节无损(4 / 5)

你们这里有没有减免?”

“嗨!”段成摇头失笑:“我们这里刚刚平定战乱的时候,也得到圣上减免过赋税。听说南方去年才收复过来,这就跟几前的幽州一模一样嘛,圣上减免他们的赋税,很正常啊!我们这里安定了这么多年,更无旱涝虫灾,说是年年丰收毫不为过!朝廷年年打仗,也挺不容易的,朝廷不加重赋税,已是格外开恩了。我们要是再让朝廷减免,还是人吗?”

“有道理!”刘燕客有些心不在焉的说道。

去年下半年,北方大地多有旱灾发生,朝廷酌情减免一些地方钱粮赋税,而这双辽郡因为背山靠海,耕地面积十分稀少。

双辽郡太守张罕也适时上奏朝廷,洋洋洒洒的奏疏将双辽郡形容成山贫水穷、大地赤贫之所,言语之间尽是为民请命之语,极力恳请朝廷减免双辽郡钱粮,并请朝廷拨粮赈济灾民,又说自己治理不力,向朝廷请求赈济感到惶恐不安,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位亲民爱民的清官形象。

当初这里先因杨广发动的高句丽之战,动用了整个河北的百姓去运粮,误了农时的百姓极为贫困,之后的河北大地演变为乱战核心,幽州地区变得人口稀少,贫穷不堪。

杨侗离开北方南下之时,双辽郡确实是张罕所描述这般,处于荒芜之地,故而他信以为真,不仅减免了双辽郡一年钱粮,并根据本郡人口赈济粮食十万石。

然而事实的真相是:经过朝廷多年兴修水利、民间也用上了各种新式农耕工具、农作物品种也随着中西方交流不断增加,朝廷政策也向农业倾斜,如此种种,使得北方和西北都成了重要的粮食产区。此后又经过多年人口繁衍,开荒垦田,双辽郡也变成了农业发达的地区。可如果地方官有意隐瞒,一心打仗的杨侗和重臣们又如何能知道?

而刘燕客亲眼所见的双辽郡却是雨水充沛、阡陌纵横,如今这名村长更说这里年年丰收,问题一下子就出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