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隋第三世 > 第886章:议新堤,出险情(求票)

第886章:议新堤,出险情(求票)(6 / 9)

从荥阳板渚到入海口的黄河河堤,然后才着手整修汴渠,全部工程使用民夫数十万人,耗时一年之久、耗资百多亿钱。如今我们少了通济渠,却多出北岸大堤,工程长度与他相差不大。只不过新式大堤的工程量要比他多出了四五倍左右,我们若是用上数量相同的民夫,用时应该要五六年,耗资…自然也在五百多亿钱。不过……”韦云起嘿嘿一笑:“不过奴隶、战犯无酬劳,只供吃喝,所以耗资应该也跟他差不多。”

杨侗会意一笑:“听韦仆射的意思,是打算修这黄河大堤了?”

“当然啊!”韦云起说道:“从史料记载来看,王景筑堤后的黄河经历六七百年都没有发生过大改道,决溢次数不多,而我们这种缕、月、格、遥四堤组成的新堤,防洪能力比王景大堤强了不止数倍;一旦修成,至少可使黄河两岸黎民受惠千秋。”

杨侗皱眉道:“韦仆射可别忘了,我们还有引洛入汴、引黄入淮工程呢。”

韦云起拱手道:“圣上,引洛入汴自然要修,而且越快越好;至于东部地区的‘引黄入淮’工程,微臣认为可修可不修。”

韦云起的话几乎代表了大部分朝臣的想法,杨恭仁听到这话,施礼道:“开凿运河本意很好,但如今已有永济渠、通济渠、刊沟、江南河’沟通南北,东部那一条的确可修可不修;如果‘辽东—余杭’之间的物资实在着急走来北往,大可沿海行走好了。即便真的要修,那也应该分个轻重缓急,先把黄河大堤修好了再说。”

“圣上,臣附议!”皇甫无逸施礼道:“新运河涉及到河口排沙、河岸灌溉、湖泊蓄水、河道水闸、河床架桥等等问题,所有这些,若不详加考证,贸然动工,必将是条让人又爱又恨的恼人工程,等图纸完善,想必已是年后之事;与之相对,黄河大堤既是迫于眉睫,又简单明了。而且修成之后,两岸遥堤则又成了贯穿东西的两条官道。”

“皇甫纳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