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隋第三世 > 第828章:年产百万行不行(月底求票)

第828章:年产百万行不行(月底求票)(2 / 10)

充分发挥自己光和热? 所以他来了茶卡盐湖? 准备亲切慰问下立下大功的能工巧匠,以示皇恩浩荡。

早在几天前? 西海郡守李客师给他发来鹰信,说是工匠按照杨侗的步骤? 制出了上好的细盐。

盐关系国计民生? 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必需品,人类寿命的大幅延长就是从吃盐开始的。然而制盐技术的不成熟,导致产量严重不足,固然是含有毒素的盐也被卖出好价钱? 所以盐的利润历来都是暴利? 盐商更是富得流油,独孤氏当初为何成为大隋首富?

原因就是独孤氏掌控了河东盐池,河东盐池品质好,都不需要人力加工,会自然形成? 能节省大量人力成本。从汉代以来就已经大规模开发,并远销全国? 是雍凉最重要的食用盐来源!

以杨侗以前,大隋并不实行盐铁官营? 独孤氏是篡周立隋的主力,杨坚登基立国以后? 为了回报独孤氏? 让独孤派全心全意支持自己? 所以把河东盐池的经营割让给了独孤氏,独孤氏虽没直接控制盐池,却把利润最高的精盐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凡是大兴城、洛阳城的富贵人家都吃独孤氏的精盐,高端餐馆和青楼也是如此,除了精盐之外,还控制北方大地的粗盐生意,独孤氏想不富都难。自杨侗收复并州以来,河东盐收归国有,然而河东池盐最大的问题难以溶解的矿物过高,在原始的生产方式中,它们都不容易析出,会结晶在盐中,严重影响口感不说,还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也因河东食盐产出的成本太高,所以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失去竞争力的河东食盐停止生产,以其他地方的上等盐代替,这其中,西海盐便是取代河东盐的最重要的食盐之源。

杨侗准备大量开发西海盐,也是因为他总算知道民间用盐短缺,昂贵盐价让大隋百姓苦不堪言,而这里盐晶如泥沙,而唯一的成本就是简单的加工和运输而已,有了西海之盐,盐价定然大降,无数百姓必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