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高层矛盾即将激化,而杨侗却在这个时候高调的进驻关中,并且在临洮、河源二郡屯积重兵,摆出一副南下灭唐的势头,面对气势汹汹的隋军,为使李世民能够捐弃前嫌,全力对付大隋,李渊只能恢复李世民晋王之爵,并加封他为征北大元帅,算是承认他对宕昌数万大军的掌控。然而事实又一次出了李渊的意料,杨侗根本就没打宕昌的李世民,就这么把大军开上高原,打吐蕃和吐谷浑去了。
这让李渊十分恶心,早知道杨侗是去搞二吐,他就不会册封李世民,现在倒是好了,李世民能够以征北大元帅的名义,堂堂正正的自立。
宕昌郡良恭县,是郡治所在,李世民发展起来的八万,除了侯君集率领三万大军坐镇同昌、刘弘基率领三万驻扎武都郡外,剩余两万新兵和五千赤甲军全部驻扎在良恭县附近,而李世民也没有住在县城,他与将士们一起住在军营内,抓紧时间训练军队。
白色的帅帐内,李世民负手站在一幅地图前,沉思不语,尽管他已经远离了李唐中枢,和朝廷断了沟通,也断了情报共享,但他还是能够从自己兴建的情报机构‘百骑司’得到最新的情报。
将各种零零散散的情报串连起来,李世民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危机,但具体是什么,目前还没有疏通。
“殿下。”这时,一名风姿潇洒青年文士走了进来。此人名叫褚遂良,乃是晋王府大学士褚亮之子
最开始的时候,李世民也不像现在这样,那时候他觉得太子之位离他十万八千里,也没那么多心思。但随着战功越来越多、名望越来越高,李世民渐渐发现自己离太子之位没那么远。于是他一改以往的作派,开始恶补政治手腕,学习如何治理天下,并在殷开山、苏世长等人的建议下,效仿杨侗当初的‘一阁三馆’,组建起了文学馆,募集一批身怀雄才的文士,这其中,招募到的人才就包含了褚遂良的父亲褚亮。
褚亮祖籍阳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