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了,一起通报。”杨侑应了下来。
“诸位一路劳累,且先休息休息。容在下前去通禀。”眼见差不多了,杜如晦便告辞离开。
“有劳二位。”
李建成和陈叔达起身相送,看着门卫离去,李建成突然苦笑一声。
“殿下何故发笑?”陈叔达不解的看向李建成。
“今日我才知道何为坐井观天,不知天地之地。”李建成看着杨侑和杜如晦离开的方向,叹息道:“想当初,世人皆说杨侗凶残粗俗、无法无天横行无忌。士族更是抨击隋朝法制,说是第二个暴秦,并鼓动天下儒生与之为敌,但看看今日的洛阳,再比比士族横行的襄阳,当真是可笑之极。”
陈叔达点了点头,今天在街上的百姓,少说也有数十万之众,可这些人虽然情绪激动,但他始终没有发现一人破坏规矩,人们之所以这般守规矩,恐怕跟杨侗大力推行的法制不无关系,正因为有了一套严密的律法来约束,数十名百姓才这么安分守己。
德治和法制看似背道而驰,但相通之处极多,德治要求每个人当圣人,当所有人都成了道德圣人,也就没有作奸犯科之事上演,
但这可能吗?当然不。
只要是人就有私心杂念,单纯在道德上要求百姓如何如何,根本是行不通的。实际上,推崇德治的士族都知道这个道理,因为各个士族本身就存在很多勾心斗角之处,而各家的家规,分明就是律法,如此现状居然还要以德治取代法制,纯粹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而法制则是在人性本恶的前提下,用一套规章制度来规范人们的底线,强迫人们去做‘道德圣上’。世人虽然都说法治残暴,但自汉以来,大大小小正统政权都在执行法制,只是因为利益妥协,使法治无法执行彻底,大业之乱,又何尝不是法治崩溃所致?
杨侗多年坚持以法治国、完善律法,方能有今日气象,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