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也让杜伏威军付出沉重代价,损失的兵力高达三万余人,连辅公佑也身负重伤;惨胜的杜伏威无法应对势力强大的李密,不得不听从辅公佑的建议,放弃了历阳和丹阳二郡,退守庐江,然后引萧铣之兵入境,与李密对峙合肥,双方虽无大战,小打却是不断,总体而言,占地利之便的杜伏威和萧铣军队胜多败少,先后剿杀魏军近三万,致使魏军军队缩减到南下之前。
也在此时,长期被杜伏威和萧铣压制的林士弘宣布效忠李密,接受楚王之封,并从九江方向对杜伏威发起攻势,但却中了萧铣麾下的岑文本之计,被打退回豫章,连九江也落入萧铣之手。
而李密在南方的表现出来的强势,也让孟海公受到了威胁,集中兵力于会稽,虽然没有出手,却也迫使李密抽出四万大军坐镇余杭,这也间接的助了杜伏威一臂之力,分担掉一部分压力。
因为天下局势明朗,杜伏威自知角逐天下的良机已经错过,加上本人又没太大野心,便接受了大隋的投降,受封为江淮兵马总管、柱国、历阳郡公,可他自从听到辅公佑说过唐朝以楚王招降是诱饵之后,不敢领这么高的爵位,便自降一级,在与隋使交往之际,以江宁县公自居。
这日清早。
杜伏威一起床,就奔向了辅公佑府邸,辅公佑在丹阳身负重伤,伤情反反复复,多次危在旦夕,但凭着强壮的底子,多次从死亡之中都了过来,可至今都没有摆脱危险。
辅公佑躺在一张大软榻上,他面如淡金,瘦得只剩皮包骨。他是在战场上中了王伯当的暗箭,他的脊梁骨已经断了,而且断骨伤及内腑,这重伤几乎让他当场丧命。
杜伏威知道义兄的伤是致命伤,他能够坚持到现在,除了强悍的体魄,还有惊人意志,尽管坚持到了现在,但这伤势却一天一天在吞噬义兄的生命力,已经到了油尽灯枯之时。尽管有过严重分歧,但他们从小就共患难、同甘苦,一步步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