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一动,便给我军可趁之机,完全就是被动挨揍嘛。伪唐局势萎靡,仅有的善战之军莫过于李世民手中的十余万大军,此军一旦葬送在此,我军必能我所顾虑的歼灭李唐,这是人尽皆知之事,李世民虽然屡战屡败,却也是带后多年的知兵之将,这道理他不会不知,因此定下了撤军之策,若非天公不作美,早就南下了。如今的现实是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大隋,若有人说李世民主动进攻杨仆射,未将绝对不信……”
“朕想通了!”
忽然之间,脑海中灵光乍现的杨侗,终于知道不安之感由何而来,他迎着众人惊讶的目光,对史劲说道:“你说李世民不会进攻杨仆射,朕倒是觉得他会这么干,而且是绝对会这么干。”
“啊?”
众将皆惊。
信誓旦旦说李世民不会主动进攻的史劲呆了呆,有些不服气的问:“圣上,何以断定李世民会这么做。?”
“你说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大隋之手!那是暴雨前之事,但绝对不是现在。”杨侗说完,指了指苍茫暮色下的滔滔伊水,问道:“明白了吗?”
众将看了看暴涨的伊水,结合杨侗的话去一想,莫不是大惊失色。
“陈顼北伐,据有淮南之地,便休战不前,坐失灭齐之机,终被北周所灭。”见大家明白过来,杨侗语气沉重道:“而这场弘农战役的和南陈北伐之时十分类似,本来天时地利人和尽在大隋,但因为战事悬而未决,且随着这场大暴雨的到来,导致天时、地利因时而变。”
高衍面色惨白道:“圣上所虑极是,熊耳大营设于长渊唐军之东,若身在洛水上游的唐军截流,决堤水淹大营,杨仆射将全军覆没。”
“速速通知杨仆射。”
“但愿还来得及。”杨侗深吸一口气,感觉自己省悟得晚了。
对于李世民的军事素养、战略眼光,杨侗从不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