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翊、京兆、北地、扶风四郡,但是自东汉始,关中人口膨胀严重,关中生产的粮食无法满足日常需要。且由于过度开发,关中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气温下降、降水集中,旱涝灾害频发,隋开皇十四年,关中饥荒,隋文帝带着文武百官和百姓逃难到洛阳就食,成为有名的“逐食天子”。
如今的关中人口众多,粮食不足,致使京城粮价始终高居不下,漕运受到三门峡的影响,造成粮船无法直运长安,必须经陆路绕开黄河天险,再组织船运,如此一来,增加了运输成本和时间。
既然关中粮食无法自给、南粮成本高,人口多又使破坏惨遭环境,杨侗索性把大量世家大族奴仆迁出关中,让他们到更适合的地方去安家生存,反正他们手中没有田地,像是无根的飘萍一样,安排到哪都没意见,只要在迁移途中管理好,就不会出问题。
至于关中,杨侗只打算保留两百多万人口,以使关中平原在休耕中得到恢复。平原地带可以继续耕种,但他绝对不允许百姓往山上要田。因为现在的黄土高原环境优美、植被茂盛,他不想在自己有生之年看到黄土高原变成千沟万壑、地形破碎、起伏不平、水土流失严重的样子。
接下来的重心是修建贯穿雍州南北的两三条官道,之后,再让突厥奴隶到黄河边去修筑堤防和防止水土流失的旱坝,这是一个穿越人士的历史性任务。
突厥人的死活?再说吧。
死光了,大不了去吐谷浑、吐蕃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