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隋第三世 > 第298章:得陇望蜀

第298章:得陇望蜀(4 / 6)

政二郡,郡守分别是窦轨、萧锐。汉川郡守窦轨是窦氏子弟,苏定方将军即可攻伐;顺政郡守萧锐是萧瑀长子、李渊长女婿,可令薛万均将军从河池攻入。”

大帐之中,杜如晦见杨侗盯到地图上的汉中,立即建议了起来:“如今李唐兵力大失,人人自危,正是攻取汉中的天赐良机,臣以为汉中不仅要迅速取下,还要派智勇双全的将领坐镇。”

“我看苏定方比较合适。”杨侗笑道。

“殿下英明!”

“让苏定方和薛万均他们打下顺政、汉川再说吧。”

“喏!”

“对了,从邺城来的官员到哪了?”包括即将攻打的汉中二郡,隋朝这一次入手的地盘有十六个郡、九十九个县,大大小小官员需要几千号人。

若非杨侗一直搞科举养士,根本没有官员可用。而这也是历代王朝所面临二难选择。

在纸质书籍泛滥之前的时代,藏书量是衡量世家大族实力的一个标准,世家大族的子弟有世代流传下来的万卷书阅读,优越的生活条件,也能让他们衣食无忧的学习;而寒士买不昂贵的纸张,更买不起天价一般的书籍,在学习的同时还要养家糊口,为生活奔波,这样的学习条件,寒士的学识水平又如何比得上士族?

面对这种情况,历朝历代的皇帝固然想提拔寒士,但他们才识不如世家子弟,再加上选官制度被世家大族把持,所以,能够入仕的寒士几乎都是少得可怜的妖孽人才,可是妖孽级天才又有几个?

到了开科取士的隋朝,由于寒士的学习条件不如世家子弟,才学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当大家一起考试的时候,脱颖而出的往往是世家子弟。

而世家大族都有培养子弟的族学、私学,就如同是培养官员的学校一样,是郡县人才的生产基地,十个中少说四五个能成为实干的官吏,但是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力度远不如对自己家族的忠诚。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