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二老爷身前的书桌上,不屑道:“有些人啊,真是没脸没皮,竟然跟我一个九岁少年争锋相对,不嫌丢脸么?”
政二老爷的嘴角抽了抽,并没有翻看这几本眼熟的评论版文章,他之前可都悄然看过。
怎么说呢,他倒是觉得里头不少反驳贾琮的言论写得不错,乃是正经的‘夫子’言论,只是某些措辞太过激烈,还有直接‘人参公鸡’的内容,就有些过了。
正如侄子贾琮所言,跟他一个九岁少年争论得如此不顾面皮,实在有失体面。
不过好在,贾琮并没有坚持,一定要继续写相当危险的三国评论,这就已经足够了。
他哪里知道,贾琮不过就是顺水推舟罢了。
三国评论中,比较有争议的汉末人物,已经评点得差不多了,贾琮也正有收手的意思。
继续下去,那就是针对三国人物的评论,许多事情其实和大庆朝的某些情况类似,一旦说得太过,真的会引来杀身之祸。
还是那句话,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
贾琮真没有挑战整个封建统治阶级容忍底线的心思,之前的评论已经足够他出尽风头,收割到海量人气了。
“三国热”到了现在,在宣传声势方面已经快要达到瓶颈了。之后依旧会替他带来源源不断的固定人气,却不太可能再有爆炸式增长。
评书的形式还是有些单一,能够覆盖的也基本都是城镇区域,也就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居民。
虽说借着火热势头卖了不少钱,可贾琮的主要目的不是赚钱啊,而是更多更磅礴的人气。
他看得明白,这事急不得,要等三国故事通过各种形式继续传播,比如各种各样的戏曲类,还有皮影雕刻之类的形式彻底铺开,三国故事才有可能深入民心。
眼下么,风头出够了,人气也收割到位,暂时可以放开三国了,没必要逮着三国故事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