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让曹师兄带着脑机研究社的一帮师兄师姐们来公司报道了。
首要任务是熟悉量子实验室各项设备的操作。
这不是开玩笑的,一些高端数控设备,尤其是自带操作系统的那种,光是学习如何进行基本操作都要近一、两个月的时间。即便这些研究生、博士生都是熟手,一个月的磨合期也少不了。
闲下来还能到电池实验室那边搭把手。
好在需要帮忙的地方并不算多。
忙碌的考试季过后,整个高能固态电池项目组所有成员都成了畅享科技的临时员工,人事部门在征得小组成员同意之后,专门在公司内部给他们安排了四个集体房间。
这样吃住都可以在公司内部,基本上能完美的利用这个暑期,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之中。
不提真出了成果能带来多少经济方面的收益,有名师每天盯着,基本上一个月磨合下来,实验室里各种操作却是可以滚瓜烂熟。
起码就动手能力来说,肯定不逊与研究生了。
对于王宇飞来说也有好处。
虽然现在每天小组成员还是会例行的在试验结束后开分享会,但已经不会把资料整理出来通过邮箱发给王宇飞。
但王宇飞却可以从后台服务器上直接调取所有实验室数据跟资料,还能通过各种视频资料直接还原所有的实验室操作过程,甚至更方便。
所以王宇飞也能把主要精力放在量子超脑这块,当然每天晚上还是会固定浏览一遍高能电池这块的进度。
其实最关键的材料部分解决了,剩下的问题并不是很复杂。
但韩景昌明显是抱着指导孩子们成材的心态来的。
光一个实验室守则问题,任何一点违规,都会严加训斥,顺带着反复指导。
这直接导致前期的进度比较慢。
按照王宇飞的预估,接下来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