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这倭寇也不至于肆虐得如此厉害,如今反思,灭倭恐怕还得依靠同济会这样的力量,如若同济会能够像釜底抽薪一般,切断倭寇商贸的财路,这才是灭倭的正途,只要倭寇还在进行商贸,只要这江南沿海的走私贸易依然猖獗,这倭患就难以平息。
姚无忌自是赞同戚继光说的,他说道:“说到底,开放海禁,才是平灭倭寇的根本之途,倭寇在本质上是走私贸易的武装力量,只要开放了海禁,人们有正当的途径可以对外洋贸易,那么倭寇的武装在本质上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刘二经过这一年的实地观察,他也认同姚无忌和戚继光的这个观念,他也认识到,“海禁”之策着实是一个落后的恶法,人民要向外洋贸易的渴望是挡不住的,硬是压抑民间贸易的需求,只会引起激烈的反抗。
他们三方在一起商量讨论着,最终他们都认同姚无忌的策略,即:以同济会为大明的商贸出口,让司礼监监督同济会出口的税收,由司礼监、也即皇帝的奴才来同济会收税,直接提交嘉靖皇帝,如此一来,等于是间接地打开了大明的海禁,而司礼监来同济会收税,并直接交给嘉靖皇帝,这等于让嘉靖皇帝获得了大量的“私房钱”,这或许能获得皇帝的支持。
他们在蓼风轩商议着,同时指挥着收拾战场的工作,待到傍晚时分,一艘渡船载着一驾马车登上了这瀛洲岛的岸上,是上官惠子和柳咏絮、红袖回来了,她们乘着马车来到蓼风轩楼下,走进蓼风轩。
刘赐自是喜出望外,柳咏絮和红袖领头拜谢了刘二和朱十三,多谢锦衣卫一诺千金的仗义援救。
上官惠子和柳咏絮、红袖没有耽搁,她们马上忙活开了,毕竟经过这一场大战,整个姚家都被毁得满目疮痍,她们得赶紧着手收拾残局。
到了夜晚时分,戚继光和刘二、朱十三,还有程霸先仍是留在岛上,仍在忙活着收拾局面。
晚上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