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非常正规的名称,叫做“羽林三千户所”。
两年后,在这个基础上,宣德皇帝为了充实御马监养马士兵以及原神武前卫官军,进而组编成腾骧左、右卫。
而武骧左、右卫,统称“四卫”,又名“四卫军”。
如果按照当时的编制,五千六百人为一卫,则四卫军一共有二万多士兵。
御马监所统领的兵马和京营的不太一样,京营的人马虽然也能称得上是禁卫军或者御林军,可是京营人马一般由勋贵统领,而且属于五军都督府管辖。
而御马监却不同,这是一支专门受皇帝指挥的兵马,军饷用度不走国库,走的是皇帝的内帑。
景泰年间,因为英宗皇帝被俘虏,再加上土木堡一战,京营精锐尽丧,所以于谦便奏请年轻的景泰帝,改制京营,并且抽调御马监兵马补充京营。
文臣们自然不希望皇帝手中有这么多的兵马,所以御马监被改了之后,一直没有被更改回来。
等到了成化时,京军三大营被改编为团营制。腾骧四卫的兵马被抽调,另外组建勇士营和四卫营,在四卫指挥使中挑选坐营官,并且直属皇帝掌控。
但是,这个时候御马监中的兵马数量已经大不如前,而且兵员素质也比不上之前。
这种态势一直等到正德年间才有所好转。
正德皇帝是大明历史上最能折腾的皇帝,他成为皇帝之后,便下旨调宣镇、大同等镇边军入卫兵马,充实京营以及御马监。
因为御马监直属皇帝统领,所以正德皇帝在御马监中补充了大量的边军。
正德一朝,御马监中的兵马最多可达四万余人。
正德皇帝驾崩之后,嘉靖皇帝登基。年幼的嘉靖皇帝被大臣们忽悠的不停的裁撤御马监人马,最后定额为六千五百余人。
御马监最后一次风光的时候是在天启朝,那个时候魏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