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蜀川深处,也能隐隐见得几处祥光瑞霭,透空而上。
层层妖氛,也难阻其光芒绽放。
如此恶地,却也是福地。
一来清静,二来正因其险,古今少有人迹。
内中也不知有多少天生之材,地长之宝,少不得有高人在此隐居清修,或是开宗立派。
那三山五宗,不正是如此?
法海道行虽高,但见了如此险恶之地,却也不敢大摇大摆地飞空而入。
他此来是为救人,也为探一探其中玄虚,险不险的另说,麻烦是能免则免。
扫眼一望,一座高山耸峙入云,不见峰头,只见半腰处有风云激荡、雷电隐隐。
山脚下立有一碑,上书二字,正是“蜀道”。
当下便自空中落下,踏入了这条蜀道中。
蜀道羊肠,弯弯曲曲,也不知通向何处。
法海手执锡杖,缓行其中。
灵台空明澄净,反照方圆数里之地,防备着那些随时可能暴起的凶险。
或许是那些“险恶”也知其软怕恶,法海虽是一身无边法力内敛,却也有丝丝佛韵禅意缭绕周身。
一般恶兽,寻常妖魔,避之唯恐不及,哪里敢近身?
一路行了十数里,都是毫无波澜,闲庭信步,如踏青一般。
行至一处,眼前豁然开朗。
这是一处山谷外,有一开阔空地。
其中竟早已有人,人还不少,竟有上百之数。
男男女女,少则十几岁,多则不过三十左右。
竟都是些年少之人,其中不少,脸上稚嫩未消。
在大蜀川这种恶地,遇上这么多人,本就不正常。
这些人还大都是些少年男女,而且一个个脸上带着兴奋、新奇之色。
像来踏青郊游似的,活脱脱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