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理,他倒是对江舟的处境了若指掌。
清楚江舟和虞国之间的“仇恨”,怕是只有至死方休。
对付虞国,是早晚的事。
但打听这些“琐事”做什么?
他一惯是少言寡语,虽然心中疑惑,却也不多问。
只是应了一声,便出门去安排人手了。
江舟在原地寻思了片刻,便拿着那封举荐信,直奔六府台教典府。
以他如今的名气和身份,再加上手中的举荐信,自然不可能会有人为难他。
十分顺利地就见到了教台令,将“钟馗”的名字加进了今年的秋闱名单中。
并且还与那位老态龙钟的教台令“聊”了会儿。
从他口中打听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
今年阳州大比,自然还是在江都。
主考官是一位叫袁景文的教典官。
各地大比主考,向来是由玉京神都直接下派官员。
这位袁景文也不例外,亦是神都名士。
而且还有一个袁白燕的雅号。
概因其曾得帝芒在其起居之所含凉殿前召见。
此人在谒圣之时,恰有白燕于殿前飞舞,帝芒一时诗兴大发,吟了一首诗。
随行之人皆大赞帝芒文采,唯有袁景文眉头紧皱,不以为然。
帝芒见之,询问何故。
袁景文直言其诗体物不工,且辞藻平平无奇,全无气象,不类人君之诗。
旁人听得此言均是大骇,各种暗示,此人却梗着脖子,坚持己见。
帝芒却是叫来宦官,呈上笔墨纸砚,说既然他觉得此诗不好,可能改之?
此人竟然还真的提笔就写,片刻书就一诗。
帝芒看完,哈哈大笑,大赞其诗华美,其人耿直风骨。
自此,袁景文名声大噪,还被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