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宇航员们回程时没人工冬眠仓用?
发往火星近地轨道上的补给仓上也会带五个人工冬眠仓的。
只不过在回到地球时,是不会带回来的。
也就是说,一趟火星之旅,要使用十个人工冬眠仓,而且受到现有技术的制约,这十个冬眠仓还无法带回地球,最终都会丢弃掉。
这就是为什么航空航天,深空探索只有超级大国才能玩得转。
真的太耗钱了!
一次火星登陆计划,预计需要花费大概千亿人民币,最终只能带回五个宇航员,以及一百多千克的火星土壤,和一堆实验数据。
其他一切为火星计划准备的设备、物质、器材,全都带不回来!
这么费钱的事情,在地球上也就只有美国人和华夏人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以及资金能够做到了。
哪怕是俄国,现在也根本没有技术和能力独立支撑本国的登火计划了。
至于欧盟,钱凑得出来,但是根本没这个技术。
不管是用于近地发射的超重型火箭,还是深空通讯技术,或者火星降落技术,太空自动交互对接技术,欧盟全都没有!
想立项火星登陆这种雄伟的计划,也无法做到!
......
飞船舱内,当飞船进入了预定轨道,并且自动导航开启,校正了航线后,开始往火星驶去后,朱光成便对其他宇航员们说道:“已经成功入轨了,飞行状态也一切良好,你们可以开始进行冬眠了。”
“接下来的两天将会由我和谢菁值班,两天后我会唤醒阮松梅,由她来进行值班。”
“至于两位不参与飞船操纵的科学家同志则直接长期冬眠就行,等我们要抵达火星近地轨道时,会唤醒你们的!”
两位科学家不用负责飞船的日常运营,那就直接冬眠好了,这样不但可以省下物资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