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瑞康的人工智能系统,只有人工智能才能做到同时操作多个培养仓,同时监控多个培养仓的培养情况,并且及时进行各种复杂的培养工作。
要是纯靠人力,那最多就是一个人监视一个培育仓,不可能做到多线程操作的!
这倒是大大方便了医院,只要医院愿意买第一套器官再生设备,后续补充培育仓价格可就便宜多了!
一套器官再生设备,控制设备至少占据了80%的重要性,培育仓只占据20%而已。
一个培育仓的造价也就只有三四百万美元,虽然折合人民币还是要两千万,但是总比一整套器官再生设备2000万美元的造价便宜多了吧?
单位从美元换成人民币,可就便宜了六七倍了!
华夏一千多家的公立三甲医院,平均每家医院一年的营收能有十亿,利润大概能有三到五千万!
咬咬牙,一年买一个培育仓,不过分吧?
更何况,这还只是平均值,懂得都懂,平均值这个东西只是最低标准而已。
像北上广深的大医院,一年的净利润都能有好几个亿,普通地级市的三甲医院利润就只有一两千万。
综合起来看,全国的三甲医院,在维持正常的医院运作,并且正常更换医疗器械的情况下,还能有余力一年采购至少一千个培养仓!
这个数字还是不影响医院正常采购其他新设备的情况。
如果重要性稍微调整一下,将器官再生设备作为未来几年的重点扶持项目,暂缓其他科室新设备的采购,那这个数字还能翻一翻,一年至少内采购两千个培养仓!
这就代表着,每年都能新增加五六千个器官再生的名额,拯救更多的患者!
只需要十年左右,华夏就能做到每年解决10-20万患者的器官再生需求,器官再生将会真正的成为一项普及技术!
而且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