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套视觉假体装置,造价算的上是非常昂贵了,单套设备的成本,需要三万多人民币,主要是里头的视觉感知芯片,以及这两年才新投入商用的铝电池和光电池比较贵。
这三者,是整套设备里最小的三样零件,但是却是最贵的,三者加起来就需要将近两万的造价。
主要还是因为无法形成足够大的产业链,所以单个零件的订单量不够,价格就降不下来。
杨汇和豪威科技、中芯集团、以及铭顺电子等等相关零件供应企业都谈好了,如果能将订单量提高到百万以上,那么采购价就可以降到一半。
到时候生产成本就只有两万左右,这样销售价格也能更加平民化一点。
陈长安考虑过了,一套视觉假体装置,单价最好控制在五万以内,算是比较能够接受的价格,超过五万的话,大部分患者都无法承担这个售价了。
毕竟盲人群体大部分都不太富裕,家庭条件也只能算是一般,毕竟就业很困难,工资也不高。
五万块,应该算是正常盲人家庭能承担的极限了。
陈长安和王嘉研发视觉假体装置的本意,还是为了让盲人患者这个群体,可以缩短与健全人之间的差距,让他们可以重新融入社会。
如果售价太高,那么只有小部分家庭有钱的盲人,才能享受到,这不是陈长安希望看到的结果。
所以这次的视觉假体装置,陈长安并不打算赚太多的钱,等到开始批量生产后,生产成本控制在两万块左右,再加上运输成本,以及税收等等杂七杂八的成本,一套视觉假体装置,他打算卖四万五。
这样一套视觉假体装置的利润大概在两万左右,扣除员工的工资支出等等,估计净利润在一万五,这个利润其实也很可观了。
在有癌症特效药和心肌细胞治疗药剂这两个现金牛的情况下,瑞康集团现在也不是很缺钱,少赚点也没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