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文章选编进了儿童文集。
御木可从没想过写小说是能让下一代世袭的工作。他只要一想到孩子步自己后尘,尝试小说家的甘苦,就会感到头脑一片昏暗。可是,如果连文学的感受性也一点不传给孩子的话,那么自己虽貌似轻松,却恐怕更会令自己感到寂寞吧。做父亲的希望得到孩子的承认,孩子也想感受到自己与父亲相像;于是,根据不同看法,也许可以说父母对孩子也有一种强烈的自我主义;孩子的心与父亲的工作无缘,那么,父亲的工作就会对孩子觉得是无益于人生那一类的工作了。即使去掉这些理由,御木还是对好太郎过早地读书和作文感到过做父亲那傻乎乎的骄傲。
“想想自己小时候,好太郎比我可有天分。”御木曾对顺子说过,“散文出色的孩子不可能成为小说家的,所以不必担心;只是小时候表现一番,不多久就会消失的,那种才能……”
御木那时对顺子说得很含糊,只是自己想入非非的东西。想试着说明,可似乎没有确切的解释。
小时候好太郎的诗和散文,好太郎自己没有保留,倒是做父亲的御木一直保存到现在。
好太郎大学毕业时,正符合父亲的预想或者说希望,他早就不再写什么了;御木整理大书橱时,顺手将那些幼稚的文集拿给好太郎看。
“嘿嘿,这种东西,爸爸你留着它干吗?”
“我可比你更多愁善感哟。”御木笑着说,“你已经不再记日记了吧?”
“不记了。”
与其说御木可惜、留恋儿子曾有过的文才,倒不如说他觉得,幼小孩子所表现的文才,说明自己也有与生俱来的天分,也许想把它作为一种基础。
御木知道自己不是那种天分饱满型的作家。它作为一种不间断的恐怖一直纠缠着御木不放。在这个意义上,对自己规则正确的生活,一方面憎恶,一方面又依赖于由此支撑的、规则正确的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