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人故土难离,燕云歌想从其他乡镇,县府招募佃农,很不容易。
流民就成了最主要的劳动力。
为了让流民安心开荒,踏实住下来,扎根此地,她需要拿出一个态度。
让流民感受到恩义,感受到切实的好处。
集体婚礼,她承担婚宴开销,就是切实的好处。
三百多对新人成亲,就是对水泽乡,对富贵山庄的认同。
有了归宿感,才会愿意成家立业,踏实过日子。
三百对新人的婚宴,场面很大。
一对对新人,和他们的父母亲人,依次上台,完成仪式。
没有亲人的新人,拜了天地,就朝家乡方向遥拜。
婚宴很简单,就是熟悉的大锅饭,多了一样肉菜还有一大碗骨头汤。
不丰盛,却能吃饱。
而且,燕云歌还给了每对新婚夫妇一匹棉布,作为新婚礼物。
“东家仁义!包了婚宴,竟然还送来布匹。”
“这是细棉布?”
“比细棉布稍微粗一些,穿在身上却差不多。听说是西边产的,不是江南的货。”
“不管是西边还是江南,东家送一匹棉布,心意十足。倒是解决了不少问题。”
此话有理。
流民家家户户都缺少布料,平日里要做个针线活,却苦于没有做针线的布料。
衣服穿烂了,想要左一个补丁,右一个补丁,也得有布料才能打补丁。
没有布料,只能让衣服烂着。
露出了腚,叫人看笑话也是没办法的事。
好多年没穿过新衣服,如今有了一匹棉布,省着点用,或许能做两身。
有了新衣服换洗,穿烂的旧衣服就可以淘汰掉,打浆,做鞋底用。
鞋子也烂得不能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