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今年刚做好的新衣服,苏半夏、苏实秋和苏忍冬姐弟三人欢欢喜喜的出门去辞年。
一年一岁,辞年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给他们准备一点好吃的。
放下所谓的偏见,你来了我开心,不求得到什么东西,就是图个喜庆。
今年因为有苏半夏提供的青丝炭做法,家家户户卖掉了好几十筐青丝炭,过了一个较为富足的年。
知道感恩的人,在苏半夏三姐弟上门辞年的时候,会特意多给他们一人多一个果子。
感受到别人的好意,苏半夏才会觉得自己将青丝炭的做法奉献出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且他们家也确确实实没想过烧炭卖钱来着,她之前烧炭也只是为了赚个烤火炉的钱而已。
后来又去县城看过,也有人家开始卖烤火炉什么的。
凡是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的东西,是最容易被别人给仿造的。
唯有火锅底料和菜谱就不一样了,那可是独门秘方,只要没有人能成功复制,整个国家就易苍梧的店铺在卖,不赚钱才奇怪了。
也并不是全部的人都会感恩苏半夏他们一家人的慷慨,而那些人家,三人直接绕过。
那些个知道感谢的人,苏半夏默默的记住,懂得感恩的人,人品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以后好好处也会想着他们的。
而那些对他们不知感恩还想从他们身上得到更多的人,同样记在小本本上,下一次做什么就没有他们的份。
辞去旧年,迎来新年,新年的第二天,一家六口人往百福村的方向赶,回娘家团圆。
去年年底给爹娘送了第一次年礼,刘桂花走在回娘家的路上的脚步轻快不少。
爹娘无需为她操心新年该怎么过的心情,别人是体会不到的。
苏三祥不行,苏半夏他们同样不会。
欣喜之情是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