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来。
不对,平日里不心心念念地考虑朝政,那考虑什么了?
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老三和老八的差距。
皇帝沉声道:“你说。”
“儿臣建议让张老师出任翰林院掌院学士。此职空缺已久。”八阿哥的声音,清朗悦耳。
掌院学士一共有两名,是翰林院最高官,一名汉人,一名满人。
张英就是从这个位置上提拔为礼部尚书的。虽然与礼部尚书的官阶只差一阶,身份地位却差很多。
翰林院的位置,多半是虚职,重不重要,全看能否入得了皇帝的眼。当前能入皇帝眼的,都是能给他讲书的年轻侍读们。
而礼部,虽然是六部中权利最小的部门,却是实权职位。尤其是当下,皇帝重视六部,官位可比内阁大臣。
张英复官是冲着春闱来的,春闱是由翰林院和礼部共同负责。他现在是布衣平民,复官就能任掌院学士,若是没有其他想法,也算是个不错的职位。
皇帝平淡地“嗯”了一声。
从这一声里,判断不出皇帝是支持还是反对。能上朝的官员都知道,不能从皇帝的表露的情绪里,揣测他的心思。因为,皇帝的真正心思,从不显示在脸上。
三阿哥深吸了口气,道:“儿臣认同八弟的建议。”
皇帝看向胤禛:“老四呢?”
胤禛道:“礼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众人齐齐朝他这边看来。
皇帝也有些意外。
昨日他只说了礼部尚书。
皇帝没什么情绪地说:“内阁现在是三人。”为了方便表决,内阁人数一般为单数。
胤禛道:“那就再加一人。”
众人朝着胤禛看直了眼。失去记忆的人,即便从众人口中,了解了些朝政,也只是了解皮毛。
内阁岂是随便多添一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