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二十五了,要说早该说婆家了,可儿子没对象,她一直压着也没给闺女找。
二十五六的大姑娘,在农村已经是剩下的了,正常的找婆家也有了难度。对于给哥哥换亲,倒是勉强同意了。不过她要求得自己亲自相看,碰到中意的才行。
换亲的哪有好人家,不是穷就是残疾。宝山姑姑家穷,就想找个家境好的。可家境好的男孩子多少都有毛病,闺女又不同意,连说了几家都没成。
这回是三家换亲,给闺女说的那家的儿子是个二婚,前头撇下了三个孩子。年龄三十多了,长的还算可以,男方的父母主动说三孩子他们管,总算是勉强同意了。
只要是闺女同意,宝山姑姑根本没打听。过年走亲戚的多,宝山的表哥听说男方脾气暴燥,前头的妻子就是被他打怕了,自己喝药寻死了。
女儿要退婚,宝山姑姑不同意,闹了两次也就消停了。哪料到,这孩子憋了个这么大的招,偷偷跑路了。
现在离家出走的人员,可真不好找。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介绍信没用了,身份证还没实行,找人比大海捞针还难。
深南特区已具雏形,用人越来越多,大小工厂多如牛毛,家庭作坊遍地都是,登记在案的却不多。
临水地区农民去深南打工,还是地委为振华公司招工,开的先河,现在自主去深南打工的,比原来多了十几倍。
交通不便,打工人员平时不回家,过年是一定要回来的。“三六九,往外走。”今天是正月初九,正好是打工人员返城的日子,宝山表姐多半是跟着打工人员,跑到深南去了。
现在交通拥挤,可票价还是原来的价格,比较低廉。从临水到深南的火车,一张普通的火车票才二十六元。
加上去临水的汽车票,最少得三十元钱,这些钱在现在,可不是小数目。他们家的财政大权,是宝山姑姑掌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