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 第610章 乡村记忆

第610章 乡村记忆(2 / 4)

二爷何止是保管,他看到各种和这个年代相关的物品,也收集过来。东西越来越多,屋里放不下了,就在牛屋前搭了个敞篷,后来又建了个院子。

悠悠磨着姥爷,给做了一块写着《乡村记忆》的门匾,挂在了院子的大门上。

进入新世纪,这些东西逐年增值。韩屯村的乡村记忆,也成了村里的一个景点。来韩屯参观的人,都会到这里,看下七十年代的韩屯村,是个什么状况。

韩屯村是张集公社滩区村庄,最后一个搬新居的。可韩屯的村办公楼还没完工,新建的两个厂子,还没有开工投产,地区的工作组,还是不能撤回去,依旧在韩屯坚持工作。

自工作组在韩屯村设立以来,驻村的干部每天没少于十几人,多的时候几十人,他们同韩屯的群众,同吃同住。

韩屯村的群众,外出距离远的,还在村里借辆拖拉机,驻村的干部外出回家,不是骑自行车就是去张集搭客车,从来没用过村里的车辆。

尤为让人尊敬的是,他们回家给家里带肉食品,都是在厂里的零售门市掏钱购买,从来没沾过村里的便宜。

村里经常给他们送各种肉食,高主任都让小李按照出厂价付款。他们本可以凑着要些带回家,出厂价和零售价差了20%,可他们就没一个这样做的。

黄委为了庆贺张集公社滩区村庄新建胜利完工,给韩屯村送了一场电影,放映地点就定在韩屯村的十字路口。

影片是全国热播的《少林寺》,放映的头两天,消息就传了出去,有些里离韩屯远的,放映的当天下午,提前来到韩屯村。

《少林寺》在县城上映的时候,连续放映半个月,场场爆满,两毛的电影票,私下里炒到了一元的高价,比当年的《朝阳沟》还要火爆。

别说管区的小戏院了,就是公社的大剧院,想放映《少林寺》,至今都没排上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