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 第572章 联合收割机

第572章 联合收割机(3 / 4)

孩子们顿时泄了气,掰着手指头算时间。

心急的不光是孩子,滩区的村庄收了大麦,首先打上一袋麦仁,亲朋好友每家送上一二十斤,大麦仁比小麦仁软糯,口感好香味足。

滩区没有亲朋的,也想法买些大麦,脱了壳熬大麦仁粥,守着黄河滩区,人们都知道,大麦仁粥好喝。

再就是新磨的大麦面,烙饼蒸馒头,特别的香甜。大麦面不能擀面条包饺子,大麦面做的面条黏糊糊的,口感特差。

现在市场上小麦便宜,买上百十斤,专门留着做面条和饺子,够吃一个夏天的。

收完就开始种,以前秋种都是贴茬奔,不用犁地直接种。今年有了新机器,连犁加种一次完成。

麦茬地施了一层厚厚的土杂肥,旋耕机后面带着播种机,撒化肥、犁地、整平、打埂、播种、镇压,几道工序一遍成功。

种地比收麦速度还快,一天半的时间,一千亩大豆就种完了。速度快也和韩屯村没分地,地块大作业方便有关。

新石庄的耕地面积比韩屯多,俩生产队五百多人,一千六百亩耕地,连收带种六天也完成了。村里派了一百个壮劳力去纱厂学习,一点没影响麦收。

今年的“三夏”,这俩村的群众过的真爽,十多个人就完成了。而且质量高速度快,每年近一个月的三夏大忙,五六天完工。

韩屯村放了麦假的孩子,一天地没下。在智茹的带领下,放假就往专家组钻,跟在大人的身后学习。

孩子们毕竟年龄小,不是学习这些的时候。为了不打扰专家,悠悠赶紧找智脑,把这个年代有关自动化的科普资料,全部收集在一起。文字加影像,还有一些适合孩子的简单制作材料,一股脑交给了智茹。

有了这些浅显易懂的资料,孩子们像发现了宝藏,一头钻进去,比上学还积极。

几个年级的孩子在一起,开了一个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