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 第450章 拉脚

第450章 拉脚(3 / 4)

资,严禁个人贩卖。

可用自行车驮个二百多斤,进行少量的短途贩运,倒也没人管。

短途贩运除了赶集外,还可以走村串户。经常有人驮着大米,在村里吆喝:“换大米,换大米”。

人们用小麦高粱大豆等粮食,按照一定的比例,换些大米,给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吃。

在大家的心目中,雪白的大米粥,算是比较高档的饭食了。

临水地区的南部,有几个公社就种水稻,他们那里的群众,驮着加工好的大米,到二百多里外的地方,换取别的粮食。

男人们外出挣钱,妇女在家也舍不得闲着。她们起早贪黑的忙碌着,除了家务活外,干的最多的是纺花织布。

这些年,人们缺衣少穿的,买布受布票限制,织布没有棉花。

今年,棉花大丰收,又没了交爱国棉的任务,人们有了自主权,各家都留了足够的棉花。

原来,人们织布都是在春天进行,气温合适而且白天长。从今年开始,夏天就有人织布袋。

现在到了冬闲,妇女们不顾天寒地冻,就开始织布了,大部分人织的还是布袋的,也有织被褥和床单的。

这些年人们穿的都顾不上,除去新婚的夫妻,谁家的被褥都是补了又补。不只是缺少布料,也没有做被套的棉花。

国家不收霜后花,每亩地剩下的二十斤皮棉,正好用来织布袋或者做被套用。

人多缺被褥的人家,点灯熬夜纺花,抓紧着织上一机子做被褥的粗布,赶在严寒到来之前,套上几床新被褥。

特别是家里有准备结婚的,更是急着纺花织布。现在有条件了,就想给孩子们多准备些被褥。一机子布最多12勾子,大体上用25斤手纺的棉线。

一个人每天纺半斤棉花,手快的能纺八两。一勾子布春天一天就能织完,冬天得一天半的时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