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学校也开学了,来送鞋垫和布鞋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远。张集公社以外的村庄,有专门来的,也有让服装厂的人顺带着捎来的。姥姥是来者不拒,只要不是质量太差,基本上都收下来。
悠悠还让姥姥收了些儿童布鞋,虎头鞋、猫眼鞋、绣花鞋、以及布凉鞋、布拖鞋等,开辟了不少新品种。
也有来买绣球门帘的,悠悠也是稀奇,年后收了几十个门帘,就没有一个重样的。
现在,每天只是收这些东西,就得小五千元。这才是一万名妇女参与进来。
要是全县的村庄都来,每天五万也打不住,光是洪洞一个县,一年就得一千万元。
原来,过了正月十六,妇女们就开始准备织布了。今年,她们都忙着做针线活。年纪大的做鞋纳鞋垫,年纪轻的做绣球门帘,毕竟门帘的收益高。
悠悠的商城里,绣球门帘成了乡村旅游景点的抢手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绣球门帘,被当成乡村旅游的特色标志。
整个正月,悠悠过的舒适惬意,每天看着电子商城内,热销连潮,收入剧增。
深南和临水的两个公司,八十年代开门红,生意红火。服装厂基本上稳定了,年后没再增加新的厂子,只是人数增加了几百人,不过影响不大,多放些活计就是了。
只有一点不如意,那就是做饭的事情,彻底的落到了悠悠的头上。刚过年,大舅妈忙得脚手不得闲,姥姥和舅姥娘忙着收手工活。
悠悠现在上三年级,上午11点半就放学了。回到家里,正好做饭。自打她心血来潮,做了第一次后,大家就信任的把做饭的大权,交给她了。
后世里,悠悠因为宅,做饭的手艺倒是练出来了。现在偶尔的做给家人吃,还是挺不错的。不过,让她把做饭全包了,可不是她想要的结果。
可是,家里人一致认为她做的饭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