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莲又恢复了温柔的神情,和二奶奶特像娘俩。
以后,悠悠又多了一项新任务,得把这十头小猪仔看好了,各种防疫得跟上,还得偷摸的进行。这坑姐的时代,做好事不留名不说,还不能留痕迹。
队里的麦场里也非常热闹,堆着好多的簸箕柳条,村里的妇女和老人在那,把柳条截成二十公分长短的斜插条,便于插栽。
初四这天,姥姥带着悠悠去了临水,直接去了李保国那。他果然在家里,把货物搬回院里。别人点着货,他们在堂屋坐着说话。
李保国泡着茶对姥姥说:“姐啊,玉玉这两天就盼着您来了,那院子也给回话了。六千元的底价,一分也不让了。您看合适吗?”
合适,不算房子,光是那十五亩的宅基也合适,其实就是八千的原价,悠悠都觉得自家捡了个大便宜。再等几年,到了八十年代初,这个价格绝对买不到。
“合适,谢谢你了兄弟,给我省下这么多的钱。你知道怎么办手续不?”
“这我可真不清楚,不过我也找了个熟人,您先喝口茶歇歇,咱一会问问去。”
跟着李保国到了那里,悠悠才知道原来地区有专门的房产管理所。工作人员告诉他们,房产交易必须有当地派出所的户籍证明。
问清楚之后,他们重新回到了李保国家,玉玉也回来了。看到给她带来的头饰,高兴地从包里掏出个本子,一样样的对起货来,本子上都是别人预定的。
这次的货比较多,女式短袖和成人女连衣裙都是1200件,儿童的连衣裙2400件,头饰300袋,一共19200元。
李保国把钱递给姥姥。“姐,您过个数,我去联系下房主,看什么时间办手续。”
玉玉终于把头饰分好了,“姑,我一样还得要50袋,另外再给我捎点扣子,也要50包,这两天那20包都卖光了。现在都知道我有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