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罗布泊之咒 > 第七十四章:幻术故事——《天堂芃》之一

第七十四章:幻术故事——《天堂芃》之一(4 / 6)

,上面写着“天堂芃道班”。

他说:“这只是到了天堂芃地界,你不能把我放在这里啊。”

摩的司机说:“我们谈好的,我把你送到天堂芃。”

记者说:“怎么也得见到个村子啊,你把我放在这里算怎么回事儿!”

摩的司机说:“最近的村子也要七八公里,你得加钱。”

记者马上明白这个摩的司机的意图了,他很生气,掏出车费塞给摩的司机,然后大步朝前走了。摩的司机毫不犹豫,一拧油门回城了。

“天堂芃”三个字组合在一起,显得有些奇怪。100多年前,英国的传教士就来到了这个地方,向纯朴的山民传播天主教,随后,某些村落建起了简易的教堂,于是地名中有了“天堂”二字。

“芃”字绝对是本土的,跟“朋”字同音,形容兽毛蓬松,或者草木茂盛。不知道哪个识文断字的老者定下了这个“芃”字。于是,土洋结合,就有了“天堂芃”。

到了1998年,一条公路就像现代文明的胳膊,终于伸向了天堂芃,山民们别提多高兴了。他们不知道,投资修路的人,并不是为了方便他们出行,那竟是为了掠夺他们的安静生活而开创的一个通道。

不久,开矿的来了,伐木的来了,房产开发商来了。山民们眼看着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环境一天天变得陌生,他们的居留地越来越狭小,终于醒过腔来,结集了几十号人,分6台四轮拖拉机,晃晃荡荡来到了佳木市,要找政府说个理。

他们的交通工具进不了城,在郊区被警察限行了。这些山民徒步走到市中心,找到政府,却进不了门,不知道谁给出了主意,这些人就在政府大门口静坐抗议。

记者在省城《环境监察报》工作,总编辑听说了天堂芃山民跟开发商闹矛盾的事儿,立即派他来到佳木市采访。

天堂芃太偏僻了,没有公共汽车,不然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