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这个宫廷是我的 > 543、恒久咸和

543、恒久咸和(3 / 7)

重再慎重的。

就如先帝爷曾忍张廷玉等老臣十年之久,皇上如今更是时日不足半,必定道阻且长。

尤其更因为摆在皇上面前的,是先帝爷创下的一个盛世,那身为这盛世的承继者,究竟是要设法延续先帝的一切,还是除旧布新?这永远是一个艰难的、且两难的选择。

本朝这样的先例曾有过一位,便是雍正爷。

在康熙爷创立的康熙盛世之后,雍正爷登基之后,选择的是变革。只是雍正朝却也因为变革而产生过那么些动荡,甚至雍正爷这位天子本身,也因为变革而引来天下那么多的非议——纵观大清朝,雍正爷可能是在位期间惹来非议最多的一位天子了。

当同样的一个局面摆在当今皇上的面前时,她明白,他每一个选择都需要的慎重。

故此在两大罪臣和珅、福长安的处理上,皇上坚决地杀一个,却要仁慈地留一个。这便既要叫群臣震慑,又不至于叫他们担心受到牵连。

权衡朝堂与天下,使事事处处都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这个天下才能是安稳的。

况且皇上在身为皇子的期间,便早已赢得一个“宽仁”的隆誉,故此皇上注定登基之后便不能选当年雍正爷那条路……

而夫妻之间,既然皇上注定要以“仁君”自况,那她就要做那个坚决之人。皇上暂且下不了的狠心,她便要将那责任扛过来。

早上用膳的时候,养心殿传下旨意来:将福长安发往盛京为披甲。

福长安之子锡麟,亦著随往盛京,即以该处防御补用。

廿廿放下粥碗,点点头,“撤了吧。”

.

四月初四,皇帝偕廿廿赴圆明园。

这几年的国孝期,皇帝连圆明园都不去,纵然酷暑,仍旧留在紫禁城里。此时服孝终满,皇帝这便惦着先带廿廿赴圆明园散散。

便是廿廿自己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