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成想,这刚过四年,太上皇就给她封妃了!她凭什么?一个江南汉女,又从未生育过,怎么就能跟我并列妃位去了?”
听雪悄声劝,“芳妃娘娘好歹与是婉妃娘娘同族,都是出自海宁陈氏……”
惇妃凄然一笑,“你想说什么,我都明白。你是说太上皇是看在婉妃的面上,也是看在海宁陈氏对江南安定的功劳的面儿上……如今江南的汉人不稳当,借着白莲教,闹腾得欢;他们又传说什么皇上就是汉人之子,这大清的江山啊,又回复汉家了,故此太上皇才要重视汉妃去。”
“可是,太上皇肯看婉妃的颜面,看海宁陈氏的颜面,看江南汉人的颜面……却不肯看我的颜面,不肯看十公主的颜面啊!”
人家芳妃乾隆五十九年进封嫔位,嘉庆三年就封妃了;而她呢,嘉庆元年不过是因为给太上皇请安去得迟了些,太上皇便连年例的二百个小银锞子都不赏了!
惇妃脾气一向不好,这么一耍开性子,听雪和听弦两个女子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那边可是惇妃娘娘?”冷不丁,远处传来一声脆生生的问候。
“主子……”听雪赶忙提醒惇妃。
“谁呀?”惇妃眯起眼来,看向那声音的来处。
花影婆娑里,踏着月色走出来一个人。年轻的面庞映着十五的月色,饱满、光盈。
“晚辈请惇妃娘娘的安。”年轻的福晋含笑行礼,身形那叫一个端正,足可见出身名门,家教严格。
惇妃便眯了眯眼,“我道是谁,原来是二阿哥福晋。”
来人正是舒舒。
舒舒含笑道,“晚辈正巧从旁走过,听见隐约是惇妃娘娘,这便特地来给惇妃娘娘请安。”
惇妃哼了一声,“难为你,倒有心了。”
因为是绵宁的福晋,惇妃这些年一直揣着与皇帝的心结,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