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已经欢呼雀跃的百姓脸上又有了愁容。
而此时,一向在百姓中关切的周文渊,却不见了身影。
芜城是除了大魏京城外最富庶的地方,借着低平的地势和充足的水源,芜城的粮食种植规模属最大,是整个大魏的粮仓所在,粮食自然是不缺。
看着芜城的繁华之状,周文渊又想起桃花镇的惨状,不禁觉得悲凉,更是坚定了筹到粮食的决心。
芜城太守江滨姗姗来迟,面上不过是疏离的客套,“周大人,久等了,不知道是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周文渊已经在这里被晾了好久,他心里再明白不过,对于他的来意,这位芜城太守只怕是不会答应了。
“原是慕名而来,江大人客气了。”周文渊心性不是常人可比,这点折辱于他不算什么。
江滨笑了几声,那笑声中是毫不掩饰的奚落,“听说桃花镇发生了时疫?”
周文渊脸上没有波澜,仍旧是谦恭有礼,“江大人消息果然灵通,现下城里的时疫已经抑制住了。”
“哦?哈哈哈,那倒是恭喜周大人了!听说桃花镇的粮仓进了水?”
周文渊心下警觉,总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是,这也是周某前来叨扰的缘由。”
江滨这时候也懒得敷衍了,“近年的粮食收成不比之前啊,前些日子三国开战,又调用了一部分,现下,芜城粮仓也是紧张不已,我这一城之守,也是难办。”
这话周文渊岂能听不出来?这是哭穷呢!
“江大人,芜城的冬天也是湿冷的吧?”周文渊挑起问。
江滨没有想到周文渊突然问这么一句,“周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
“桃花镇盛产煤炭,且都是上好的,比芜城所用的木炭结实耐用,最重要的是,价钱低廉,且据周某所知,芜城的炭,都是来自桃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