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沉思一会道。
随后便带着二人出了宗圣宫,继续往山顶而去。
李郸道见紫府真人引路,主动退到后面,对着孙真人道:“刚刚谢谢师父了。”
“这有何谢,传道,引路,授业,都是自然,岐晖说你没有入世之心,却是以偏概全,难道只有扶龙庭,才是入世吗?为民和为君,你选择了为民,没有选择为君,在贫道看来,便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你先遇到为师,而不是先遇到岐晖子。”
难怪。
师父原来是因为理念不和,下了终南山啊。
李郸道刚刚没吃到的瓜,已经有了猜测。
孙真人医德充沛,不单单为达官贵人治病,更喜欢走街串巷,为穷人治病。
赤脚铃医,便是学的孙真人。
而无论是北周,隋,唐,都向孙真人递过橄榄枝,请他为官,孙真人都没有答应。
此时又编纂了医经,便也是要发扬光大,打破世家垄断的医学知识。
不去和朝廷合作,编写官方医经药典,反而要接手李郸道的协和医药同盟社来发展,便可见,君和民之间,孙真人的选择从来都民。
重民,轻君。
或许就是这一点,和扶龙的楼观便已经意见不和,才下山而去,修行也在太白山,而不是太乙山。
看起来,和李渊相和的楼观,便是入世,而不愿意做官,就是出世。
但其实两家都是入世。
只是切入点不同。
紫府真人在前面仿佛又聋又哑,听不到,也不说话。
到了山顶,便见一石台,石台上坐着一道人,道人身边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油灯,各自有红色丝线缠绕。
油灯之外,还可见有牌位。
上面也不写名字,不写神讳,只写着方位时辰五行,天干地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