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八成归承租公房的人家。
如果是租赁私房,不好意思,拆迁基本上跟承租者没有半毛钱关系。
因此能够要到公房真是太划算,只管住着,修修补补用不着自己操心,修理费公家出,熬到拆迁还能够讹一大笔钱。
为什么用“讹”这个字?
那是因为房改的时候,整个三水县的公房都半卖半送给私人,但是许多私人不愿意拿出万儿八千块买下拥有使用权的公房。
到了拆迁的时候算算账,自己住着的公房如果产权属于自己家,能够赔偿十万、八万。
因此这些人家立刻反悔,哭着喊着缴纳万儿八千块买下房子。
然每一个这样做的人家都成功了。
为什么?不满足这些人就是制造钉子户。
为了城市的发展大计,也为了老百姓能够安居,政府当然不能与民争利。
当然,那时的地皮基本上用不着不花钱,那些房子政府也没投入多少成本,也是受益方。
三水县九十年代末开始大拆迁,没几年“酱业商店”倒闭,几十个下岗职工为了自身利益,围绕着十个门店的产权归属打官司,足打了四五年,黄瀚当然记忆深刻。
黄道舟想买下的房子西边是个三米多宽的巷子,隔着巷子的临街房子不是门面,而是一个大院子的后墙,大门在南面。
这应该是某个单位的地方,只不过没有挂牌子,暂时不知道是哪个单位。
房子的前面也就是南面有几个大院子,想来应该是解放前大户人家的祖产,现在妥妥的是大杂院,住了不少人家。
独门独院的人家也比较多,有些是公房,私房比例应该超过八成,房子的结构跟黄瀚家想买的房子大同小异,只不过不临街。
沿着西边这条路往南走不多远拐弯向西再走一二百米,就是实验中学的后门,也就是北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