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辉煌的政绩以及威望来决定的,眼下最有希望继任宰相的韩参政,富枢密使,还有文同平章事,高三司使中最有威望的自然是韩富二位大人了,他们都是追随范相公的老人了,这些年不管是在地方还是在朝中那都是政绩斐然的,主要这二人在我大宋的威望甚高。另外二人文同平章事的话是资历最老的,儿臣若没有记错的话他是父皇登基后的第一批进士,从一个七品芝麻官一步步的熬到了同平章事,这同平章事又叫类相,此人虽无大的政绩,但却从无过错。再说高三司使,他也是老人了,资历不逊色于文同平章事,不过他比文大人更有能力,自从他接手三司后就革除了不少痹症。四人都有资格继任大宋宰相,究竟让谁来继任还得父皇圣裁。”
今上在听妙音阐明观点期间不时的微微点头;“这些是不是三郎教你的?”
妙音稍微愣了一下后摇摇头;“不是,这些都是儿臣自己参悟的。儿臣知道自己身为女子不该关注朝局,该关注的是自己的后宅一亩三分地。”
“本朝不能再出一个刘娥了。”这是今上心里头的话,面上他依旧是温柔和煦的;“你啊当多花点儿心思放在内宅上,要作个贤妻良母,朕和皇后宠着你是不差,但你可不能一直这样放纵自己。朕听说你不许三郎纳妾,这可是真的?”
“这绝对是冤枉儿臣了,儿臣从没有说不许三哥纳妾,儿臣只是不愿意亲自把女人送到三哥的枕畔罢了。”妙音敢确定必是李淑妃在父皇面前给自己上了眼药。
看妙音急着替自己辩白今上没有就此多言;“罢了,你先退下吧,朕要处理政务,往后记得多带小石头入宫来。”
妙音忙起身朝今上福了一礼;“儿臣遵旨,儿臣不打扰父皇处理朝政了,先告退。”
待妙音退下后今上重新回到御书案前坐下,然后拿出了刚刚被搁起来的话本子,可是翻开话本子后竟然一个字也看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