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后面的这些话之后,赵煦的脸色亦然有此不同,表情也严肃了起来。“先生的意思是这报纸亦可起教化之功用?”
“这是自然,所以,王某才会想着这些报纸之上,按着时令所候,将应时节的农桑之事录于其上,就是想要看一看,能不能有效果。”王洋当然不可能打保票,不过,却从农事下手,毕竟大宋的天子们都很关心农事的。
“既然如此,那朕会知会门下省那边一声。”赵煦沉吟半晌之后,重重地点了点头答道。
王洋不禁松了一口气,有了赵煦的点头首肯,这事算是成了大半了。
“咦……先生,这上面除了那些劝农桑之事是摘录于农书,而那些策论是摘取自过往的典籍之外,这些都是您创作的?”赵佶这个时候突然开口问道。
赵煦也忍不住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那些连载小说,甚至那些生活小窍门,以及最后的列国游记。心里边也不禁卧了一大个槽。
“也不全是,多是从乡野民间听到的那些神鬼故事,将其编撰起来成书罢了,算不得什么。”王洋干笑了两声摇了摇头道。
可即便如此,仍旧让赵煦与赵佶兄弟二人心中震动不已,而赵煦越发地觉得王洋大才,仅仅从一份落在其他人眼中,只是用来挣钱的小报,他所考虑的却是怎么教化万民。
重要的是,所使用的正是之前他所向自己进献的“元祐印刷术”。这倒是让赵煦这位大宋天子越发地期待起来,这份报纸,到底能不能起到王巫山所说的那种潜移默化的教化百姓的作用。
三日之后,第一期的《汴梁侯报》终于在东京汴梁发生,五千份,王洋让蹴鞠社出了一帮小弟帮忙,到大宋汴梁的各地进行免费分发,而且还在那万红精品成衣店以及怡红楼都设置了分发点。
并且还注意了前五期报纸免费,重要的是,“汴梁侯报”这四个字,居然出自大宋天子的手笔,着实是让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