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者可以得到一些关键的认识。结合抽样发掘,同等工作时间与发掘面积,我们能够得到更多的考古信息。
“但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对此,请马云腾同学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这是一道考古实践题,如果对魏家营子遗址没有关注过,没有仔细了解过,自然无法作答,即使瞎蒙,也无从着手。
阮芳华上学期恰好仔细研读过这个聚落的发掘,她上周和502宿舍的姐妹们偶然谈论起来,另外四个女生竟然完全不知道这个消息,她便拿来试探马云腾。
但愿马云腾也没关注过这个聚落的发掘。
马云腾并未作任何思索,几乎是秒答。
“对聚落的发掘,整体的布局是非常关键的。其实发掘任何一个遗址,都希望了解整体的格局,然而,往往不太现实,谁会给你经费呢?而且考古学家都要求为将来保留一部分内容,所以也不主张彻底全面的发掘,为了获得整体的认识,应该结合大面积的揭露,进行抽样发掘。”
“如果说缺少点什么。我想也许应该称之为‘微观考古学’的工作。”
“就像我们研究一件石器,在了解一般特征之后,我们需要拿起放大镜乃至显微镜对之进行详细的观察。对每一处房址都进行细致观察是不可能的,但是选择几处典型的房址进行微观的研究我以为还是必要的,而且可以让我们发现一些前所未见的信息。”
“比如灶膛边的土台子,某些房址里的成组器物,或是烧过的居住面等。对这样的遗存要付出更多的关注,器物倾倒的形态,器物里土样与残留物,居住面上的残渣等等都是关注的对象,我们可以浮选、细筛所有的堆积。”
“这种微观的研究如同破案的刑侦人员对待犯罪现场一样。对所有遗存都细致研究不现实,也不必要,我们需要关键信息,所以对关键的场景必须有关键的研究。也就是说细的地方要蛛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