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设最好是贴合实际!
所谓贴合实际,指的是这名学生现实中就是这样子,不需要刻意表演。毕竟学生们的演技很一般,本色出演是最好的选择。
原版?
还是别提原版了!
霓虹的校园环境,能够直接套进国内的校园吗?两国文化不同,所谓的“校园戏”也不同,生搬硬套只是徒增笑话罢了。
当然,借鉴是可以的。
毕竟学校的环境,各国虽然略有差异。但在某些事情上,却出人意料的保持一致。
比如说,校园暴力!
既然本作主题为“校园”,那就不能只拍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也得展现给观众。只有这样,剧中营造出的校园才够真实。
当然,这部分属于剧本。
孟浪不可能为了拍戏,刻意挑拨学生们打架斗殴。也不可能为了拍戏,刻意催生出“早恋”。
这些都是剧本安排!
不好的一面,通过剧本来呈现。好的一面,孟浪希望靠学生们自己发挥。
可以是某位不良学生,被史猛老师点醒后迷途知返,成绩一飞冲天的故事。
也可以是自卑的同学,在老师及同桌的鼓励下,勇敢报名三千米长跑,最终夺得冠军收获自信的故事……
人们常说,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的框架下,每时每刻都在上演喜怒哀乐的故事。
这些故事的精彩程度,在孟浪看来并不逊于宇宙怪兽或外星人。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故事更吸引人。
因为它足够真实!
爱迪的剧本,大概是偏离原版幅度最大的一次。因为原版的爱迪,校园戏只占了一小段,而pd版全程都在讲校园故事。
这是质的改变!
在最终成品出炉前,观众是否会接受这种剧情,孟浪也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