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下当初和您的意见一样,反对商人做生意,认为他们做的都是投机倒把的勾当,但后来发觉,商人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我帝京也就繁荣安定,我们只需要在他们身上征收买卖赋税就成了。”
李仲宣看向小皇帝。
小皇帝听的似懂非懂,他疑惑的目光落在日日都陪伴自己的福生面上,福生的头颅低垂,完全置身事外。
“皇上需要自己思考,福生是您的随从,尽管是太监总管,但朝廷里的事情,太监无权过问。”李仲宣皱眉。
“那就按照你的意思来,这个就通过了,说说下面的呢,都说说。”小皇帝较劲一般,明明很简单的道理,但在他这里非要一二三四五问个一清二楚。
李仲宣却也情愿回答,将这些问题都一一认真解答,接下来,成立医馆,拔擢人才等等都说了,小皇帝有的听明白了,即刻写圣旨,有的听不明白,多次的问。
但后来最终还是将圣旨都要写了,福生颁布了下去,现在的李仲宣每天都在琢磨怎么样去富国强兵,忙的不亦乐乎。
但这样一来,支持他的人也都说了,反对他的人更多了,有人说他专横,说他强权,李仲宣听了后不过一笑了之。
在赞誉和褒贬的不同声音里,李仲宣我行我素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忽一日,工部尚书联合了几个人到懿寿宫“递如意”去了,所谓“递如意”不过是群臣拜会太后娘娘罢了。
先送如意到内殿,然后几个人都在外面等,他们来之前已全部都想要了吗一大套的说辞,究竟如何扳倒李仲宣等等。
那赵贵人做了太后娘娘后,两耳不闻窗外事,她这多半辈子都是在冷宫里度过的,怯生生的过了一辈子,做梦都想不到竟会有朝一日落在这么个完满的结局。
因此,她只是安富尊荣,什么事情都不予理睬,前朝有李仲宣和成将军等人, 他们一定会辅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