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原来反对的人,也开始动摇了。
太后拍拍他的手,安慰道:“皇上心地善良,装着天下百姓,就是个好皇帝,你这个决定真的想好了?这守着满朝文武,做了决定可就不能改了,你确定要让位给你十六叔?”
魏翃郑重的点头:“皇祖母,孙儿早就有此意,十六叔和诸位大人们不允,才拖到现在,如今星相有异,可不就是天意如此吗?”
太后长叹:“天意,果然都是天意。若雨,拿先帝的遗诏来。”
群臣大惊,只见若雨嬷嬷双手捧上一只金黄色的木匣,上面用火漆封着,太皇太后接了,守着众人的面拔下一根发簪,挑开上面的火漆,从里面取出一卷金黄色的卷轴来,魏翃并宣王君臣齐齐跪倒接旨。
太后打开来,缓缓念道:“朕之子嗣众多,各具才干,太子之位首选宣王锦轩,锦轶次之,然朕自病重以来,锦轩平叛未归,锦轶左右政务,剪除其势力,朕自知时日无多,不能再做筹谋,故立锦轶为储君,加宣王锦轩漠北封地,囤兵造田,以卫北疆,非国破不得易主,如违此训,即视锦轶大位来历不正,人人得而诛之,以正朝纲。宣王锦轩乃朕之爱子,宽厚有余,却少雷霆之势,然若为帝,当胜出锦轶,当令其辅佐锦轶,才可保江山永固,若锦轶及其子孙无帝王之才,令江山动荡,百姓不宁,锦轩可取而代之。此朕临终遗诏,非常不得现世,以免祸起萧墙手足相残。”
群臣大惊失色,想不到先帝临终竟然有这样的遗诏,他一早就想立宣王为太子,也早就为可能发生的事做了准备,还生怕宣王心中不满,知道这遗诏起了夺位的心思,他给两个儿子都做了最坏的打算,可偏偏宣王忠心耿耿的保了惠文帝二十年,到头来他儿子死活要让位给宣王,这可不就是天意吗?
太皇太后将遗诏递向若雨,向陈叶敏几人说道:“你们跟随先帝多年,也来看看,这可是先帝的笔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