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兰若蝉声 > 第一五一章 天灵地灵识内鬼 千算万算订良谋(下)

第一五一章 天灵地灵识内鬼 千算万算订良谋(下)(5 / 7)

家》: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

这里说到箕子不臣是什么概念?请大家复习一下前文二王三恪。兴亡继绝,箕子为商恪,不臣,但是箕子所辖之地亦是华夏沃土。虽为三恪,仍需朝贡称藩。例证,《竹书纪年》:(武王)十六年,箕子来朝。

箕子北走前的朝鲜是什么样子?《汉书?地理志》:玄菟、乐浪,武帝时置,皆朝鲜、濊貉、句骊蛮夷。殷道衰,箕子去之朝鲜,教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乐浪朝鲜民犯禁八条:……可贵哉,仁贤之化也!然东夷天性柔顺,异于三方之外。

这一段文字说明了几件事?

东夷受到箕子教化,在四方蛮夷里最为知书达礼。

明确指出句骊蛮夷,所以无论朝鲜历史怎么写,当时的高句丽都是以部落的形式散居当地的,而正统的地方统治,农耕定居者为箕子之国。

所以在西周时期,朝鲜为前朝之恪,和卫国的性质相同,为大周的一部分。这一点我们在讲卫满朝鲜的时候也曾经提到过。

在东周,也就是战国时期。燕袭走东胡,辟地千里,度辽东而攻朝鲜。(《盐铁论》)当时燕人坐大东侵朝鲜,后来导致卫氏(卫国裔)卫满以燕人身份夺箕子之国。燕丹散乱辽闲,满收其亡民,厥聚海东,以集真藩,葆塞为外臣。(《史记?朝鲜列传》)卫满之兴就是吸收了燕丹遗留的力量,才在朝鲜之地二次兴起的。

齐管子与桓公论周时货币,朝鲜货币赫然在列,可见朝鲜之地当时并未脱离华夏主流文化圈:

(《管子》)桓公问管子曰:“吾闻海内玉币有七厕,可得而闻乎。”管子对曰:“阴山之礝碈,一厕也。燕之紫山白金,一厕也。发朝鲜之文皮,一厕也。汝、汉水之右衢黄金,一厕也。江阳之珠,一厕也。秦明山之曾青,一厕也。禺氏边山之玉,一厕也……”

到了秦朝,《史记?秦始皇本纪》: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