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兰若蝉声 > 第一零二章 人参国老成神药 世家慕容有双姝(下)

第一零二章 人参国老成神药 世家慕容有双姝(下)(5 / 7)

号称是一位池田先生家有贤妻,常以昆布熬汤,发现了调味精的奥秘。划重点,原版的故事中日本池田先生一家熬制的是昆布,不是海带。昆布,海带,紫菜这是三种不同的东西。味精的工业化虽然是日本率先推动,因为日本追随近代工业体系比中国早,这个专利也是属于日本的,但这不代表昆布结晶是日本率先发现的。

昆布,《尔雅》曰纶(纶似纶),生东海(《尔雅》)及朝鲜海(《本草纲目》引陶弘景)。(云生南海者,实与紫菜,海带混谈,稍后再辨)对于昆布的料理开发,久以有之,云:海岛之人爱食之,为无好菜,只食此物。熬制昆布,亦有其法,《纲目》曰:凡使昆布,每一斤,用甑箅大小十个,同锉细,以东流水煮之,从巳至亥,待咸味去,乃晒焙用。捣碎昆布熬制,是中国古法,使用这种方法产生的甑底垢就是土法味精。当然,当时还没有为味精定名。

前文我们讲紫菜时曾经提到,《吴都赋》云:纶组紫菜。这其实说的是三种海菜。《尔雅》曰: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之。纶与组是两种海菜,紫菜又是一种。《纲目》曰:昆布生登、莱者,搓如绳索之状。出闽、浙者,大叶似菜。盖海中诸菜性味相近,主疗一致。虽稍有不同,亦无大异也。这里指出昆布有大小叶之分,药理一致,没有大区别。但事实上,在中医里,小叶的称昆布,大叶的称海带(同见《纲目》:海带,出东海水中石上,似海藻而粗,柔韧而长。)。二者皆出东海(古东海包括黄海),山东,朝鲜一代多昆布;浙江福建一代多海带。

《纲目》又:紫菜生南海中,附石。正青色,取而乾之则紫色。

紫菜就是我们现在用来做海苔的南海海菜,和海带别有不同。煎紫菜为海苔;腌制海苔不用加任何佐料,用冷水泡开,保留汤汁,将味锁在汤汁里(味精的另类制法,直接得水解体)。这两种料理方法在南北朝时期得《齐民要术》已有记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