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兰若蝉声 > 第九十六章 天魔解体悲玉女 武魂复苏退凶徒(下)

第九十六章 天魔解体悲玉女 武魂复苏退凶徒(下)(5 / 7)

把这个史实圆回来,长孙出拓跋,车氏出长孙,所以拓跋后裔才有车奉朝其人。看,没有本作背书,真历史也难掰扯清楚。

之前曾经说了好久,我们要在文后小品谈一些古代音乐常识。结果三姝斗舞的章节都过去了那么久,这活还没排上。眼看不能再欠下去了,今天咱们就来还债。关于音乐大约要讲两章。

本章我们先说一下萧衍为莫愁配乐的时候使用的乐器,五十弦锦瑟。多弦乐器,有些像现在的扬琴,不过萧衍用得是弹,而今日扬琴主要靠敲。这只是小说情节安排,为了让萧衍辛苦一些,双手见血!其实锦瑟也是靠敲的,下面演出开始:

扬琴,作为我们的民族特有乐器,“主流学者”一直认为它是外来物种,这其中逻辑有些不通啊。我们先不谈扬琴与所谓的原型桑图尔气质上的区别,先从两者外观的文字记载聊起。

古波斯桑图尔,有十二组弦,二十三组弦,二十七组弦之分(来源维基百科英文版,部分出圣经,部分出图画,部分没有溯源,因此也只能暂信其说了),少数也有二十五弦的。请注意,我们这里用的是组,不是根。就像现在的402扬琴,144根弦,其实是分作47组。许多音位是用多根钢弦绞作一组模拟的。古代不用钢弦,只能调整丝竹粗细,因此我们不能参考弦的根数,而应以音位和弦组来作判断。

“专家”称,在明代以前,中国没有关于扬琴的记载,所以扬琴为外来。这说法多新鲜,古代不称多弦琴为扬琴,而称为锦瑟!瑟这个字,是一个常用汉字,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已经不知道它的基础含义了。

《世本》曰:瑟,宓羲作,八尺一寸,四十五弦。

神农作琴,庖羲(宓羲,伏羲,一人也)作瑟,就是这个典故。

瑟这种乐器,本身就是一种多弦琴,最初的时候有四十五到五十弦,后来由素女改良为二十五弦(大概是因为五十弦用来弹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