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夏天豆腐卖的少,每天也能做七盘豆腐,转眼等到入秋了,豆腐会更好卖。
这半年的收入比起种地来的一整年的收入都要多。
绵娘将点卤水的手法也交给了他们。
乡下人干这些活,都不是什么问题。
三婶是个伶俐的人,很快就掌握了技巧,做出来的第一盘豆腐就像模像样。
绵娘放了心。
“需要什么东西就去田如丝的杂货铺,她那边什么都是最好的,也不会糊弄咱们。”
“这个是自然,大家伙儿现在平时去县城买什么东西,只要她那里有的,也不会去别人家买东西。”
这倒是真的,田如丝对于田家湾的人来说,就是一个“名人。”
绵娘每次去都是在她那落脚,田家湾的山货编筐什么的能卖出去也是她牵线搭桥,这个人虽然还没有来过田家湾,可是田家湾的人早已经不知不觉中将她当成了田家湾的一份子。
像是江一寒一样。
绵娘跟着做了两天,一直等到豆腐的味道跟以前并没有什么区别了。带着两个人去桃源居,豆腐端到张师傅周管事掌柜的面前,三个人尝了之后,点了点头,味道是不错了,可是合作能不能长久还是不知道。
小宋豆腐的招牌打出来了,他们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由着绵娘这边更换人,毕竟是正儿八经的做生意,绵娘这样是不得已,没办法的事情。
这两口子守着宋知孝跟绵娘这样的亲戚,会不会做了几天的豆腐就嫌累了,转而去让宋知孝帮着他们找别的事情做?
这都是他们很担心的问题,而且对对方的人品也不了解,谁知道他们会不会仗着宋知孝的关系做出让大家都尴尬的事情来。
后面这一点,绵娘可以做保证,三叔三婶不是那样的人,前面的那一点,绵娘早已经跟三叔三婶说过,一样要跟桃源居签订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