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沙盘,沙盘上放着各种建筑物,最大的是长安城,其他散落的就是长安周边的村县。
李治说道:“长安周边十里地的情况都在这里了,前两日户部把田册卷宗也送了过来,也才算是做好了这个沙盘。”
在沙盘上画着的几条绿线是第一步设想的绿化带。
李治又说道:“我们初步估算了一下,在长安周边种好第一步的树木需要三千棵,而且不能距离城墙太近,不然也会影响城防,不论是军中和朝中不会答应的。”
李正看着长安城周边说道:“长安城外的土壤如何?”
李治说道:“大部分沙化挺严重的,水土流失过多。”
看来要在长安城外搞绿化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李正说道:“可以在长安城外围种植一些比较耐旱的灌木,再铺上一层草皮,让长安城外变成一片草地,这样可以减少风沙的危害。”
李治拿着手中的小册子,小册子上写满了各种笔记,他低声说道:“不过就算是只是长安周边种植树木也是治标不治本吧。”
瞧着李治的神情,李正说道:“你也想到了?”
李治说道:“其实最大的风沙危害还是从陇右以西来的,上几代人生在乱世,一切都以粮食为重,他们把森林看了,让森林变成了田地,最后田地变成了荒漠,这才会有现在这个情况。”
话语顿了顿,李治低声说道:“老师,是这样的吧。”
李治说得其实一点也没错。
而且李治看到的是更要命的一点,想要长期做绿化需要一个稳定的时代。
绿化不是一两年可以做成地,甚至可能需要十数年。
这十数年间的变数又会有多大。
再者说绿化也延续十数年,甚至百年后的事情。
人们活在当下,有多少人会想到后世数百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