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吉他,看起来颇有一种琳琅满目的感觉,不过仔细看去,又以“红棉”、“梅花”居多,连一把叫得出名字的外国品牌都没有。
也不奇怪,这年头吃饱就不容易了,哪有那么多的闲钱去玩乐器,物资也不像后来那么丰裕,所以国产的红棉吉他可以说是现在国内吉他界的主流,占据了八成以上的市场。
除了吉他之外,另一边的墙上则是挂着小提琴和古筝,只不过从上面落满的灰尘上来看,似乎是无人问津。
这也不奇怪,哪怕是二十年后,东武市的音乐教育产业发展的风生水起,小提琴和古筝依旧是属于小众乐器,发展的并不顺利。
下面则是摆着一些架子鼓,看看上面的标示,是大铭牌,也就是以后的津宝,算是国产里口碑还算不错的品牌了,至于其他的几组,则是连牌子都叫不上来。
终于,白青将目光转到最里面的最后一面墙上时,那花花绿绿的颜色总算是吸引住了他的目光,上面挂着五把电吉他。
看得出来,乐器行的老板对这几把吉他格外的重视,不仅打理的一尘不染,还特意在上方加装上的射灯,琴体在灯光下泛着明亮的光芒,那凹凸有致的身材,带着一种致命的弧线,看起来是那么的高贵迷人。
上面还带着一个醒目的纸牌,上书“镇店之宝”几个大字。
然而白青仔细看了一眼之后,顿时不由得有些啼笑皆非的感觉。
这些所谓的镇店之宝,都是沪海产的“美声”吉他,这种电吉他,共振几乎为0,声音不像国外大牌那样宽厚大气,反而又木又细,最让人吐槽的便是它的重量,简直沉的吓人,若非是壮汉的话,一般人还真驾驭不了。
至于摇把,就不更要想了,压根就没有。
就这货,在后世就当卖情怀的收藏品而已,还充当什么镇店之宝,这让芬达和吉普森这样的一线大牌情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