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院当中,同样也有这样的名臣路。只不过塑像塑的不是京城的名臣,而是他们本地的名臣。
这些地方名臣由各地方报上来之后,朝廷核查之后批准,然后会在各地的皇家书院当中建造,为本地的读书人塑造一个榜样。
除了塑像之外,在塑像旁边还有一个碑文,上面记述了他们的为臣过程。
走在这条路上,所有人都肃然起敬。
无论是在这个时代还是在后世,华夏人对这种东西看得都非常重,这应该算得上是一种传承,只不过在后世演变成了博物馆等地方。
比较有名的就是太祖的纪念馆。人们进去之后,自然肃然起敬。
朱由校两人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走,穿过名臣路之后,转了一个弯,便来到了后面的一个院子。
院子门口的牌子上写着:
齐贤馆。
齐贤馆是朱由校三年前建立的一个地方,在这三年当中,也是出了很多东西。
如果说百工院是大明的科研机构,那么齐贤馆就是大明的思想科研机构。
这三年,在齐贤馆出了不少好东西,可以作为大明思想指导的东西,比如四民论、法理论,再比如现在十分流行的天功论。
这也是朱由校必须要改变的。
如果要弘扬科学知识,那么现在所存在的天人感应的学说就成了这条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天人感应学说赋予了皇家无比的威严,同时也限制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想要弘扬自然科学,自然要跳出这个藩篱。
所以朱由校要与天人感应做切割,跳出了天人感应之后,为自己寻找到一条帝王合法的路线。这个自然就是天命论。
与之前朱由校弘扬的东西一样,只不过之前吵吵闹闹,这一次正式被册封为国策了。
朱家之所以能够做皇帝,那是因为朱家对这个天下有功。上